在我县江背镇有一个基地,种养相结合,通过种植桑葚,养殖兔子,形成循环链,既降低成本,又带动经济发展,那么它是如何做到呢?今天,我们一探究竟。
江背镇水沟村的50多亩桑葚渐次成熟,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来采摘品尝。我们走进桑葚园,一颗颗绿中带红,红中透紫的桑果挂在枝头,不少游客正穿梭其中,体验采摘乐趣,乐享桑果酸甜。
据了解,该基地占地50多亩,于2013年开发种植,桑葚的品种全部是无籽大十。记者在园子里,所到所见之处,尽是枝繁叶茂,绿油油一片,果红透紫,叶大茂密,种的这么好,有什么秘诀吗?与兔子又有什么关联?基地负责人邹海群,向我讲述了其中的奥秘。
据桑葚基地负责人介绍,兔粪兔尿种桑树,既降低成本,又资源再利用,不仅环保,而且经济实惠。就在说话间隙,记者发现,采摘园里,有一个人不采桑果,采桑叶,这又是为什么呢?不知所以然的我们找到基地负责人邹海群问了个究竟。
江背镇水沟村桑葚基地养殖了5000只兔子,通过种养相结合,利用桑叶喂兔子、兔粪施桑树,既省时省工,节约成本,又增加了收入,找到了一条致富良渠。
如今,基地不断在发展,种养模式进入了良性循环,邹海群发展了,但他不忘乡亲,为了帮助乡亲发家致富,他通过各种模式,吸纳村民、贫困户到基地务工,不但给工资,而且免费学技术,帮助他们早日脱贫。
这就是今天桑树与兔子的故事,我们既要为邹海群的基地模式点赞,更要为邹海群为家乡、为乡亲的情怀点赞。
责编:刘炜锋、
记者:谢扬、黄燕玲(通讯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