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贤乡位于兴国县北部山区,距县城30公里。北与吉安东固畲族毗邻,西与吉安泰和县老营盘镇接壤,东连枫边乡,南连方太乡、高兴镇。总面积189平方公里,辖12个行政村,为6个平原村(崇贤村、崇义村、三角村、霞光村、太平村、东风村),6个山区村(齐分村、贺堂村、大龙村、龙潭村、北胜村、上沔村),133个村民小组,全乡7215户,28016人。耕地总面积24729亩,山林面积203100亩。崇贤乡主要经济收入有粮、茶油、杉木、毛竹、脐橙、茶叶、烟叶等,特色经济有脐橙、杂交水稻制种、烟叶、茶叶、钨矿、铀、硅等。
(一)崇贤乡资源丰富,物产丰盛,素称“油米之乡”。崇贤乡盛产水稻(早中晚2.8万亩)、杂交水稻制种(800亩)、油茶(6.8万亩)、脐橙(3600亩)、烟叶(1300亩)、茶叶(2300亩)。脐橙果色金黄、香甜可口,全国畅销;天然“神木”杨桐远销日本(主要分布于贺堂村一带,为线香主要原料);钨矿、铀、硅石、铜、高岭土、石材等矿产资源丰富,现有鑫龙矿业公司(采矿点崇贤村见龙组)、南北坑石场(座落于霞光村红星组);建有龙潭、龙下、方石岭、寨脑水电站,共装机1075千瓦。
(二)崇贤山清水秀,生态良好,是避暑观光旅游的好去处。
兴国祖山覆笥山海拔1125.7米,山顶有古寺,山上气候凉爽,名胜颇多;省级森林公园均福山森林公园,生态良好、气候宜人,号称“小庐山”;有龙下瀑布高83米,飞珠吐雾,碧水长流,景色迷人;东面仙人阿古寺(霞光村红星组),海拔571.1米,庵中香烟袅绕,洞内山泉滚涌,清澈透底,俗传仙人用泉水医治百病威名四方,铜鼓顶群山盘踞,形成一道天然屏障;九万高为群峰之首,海拔1005.8米,有登高望远,一览众山小之意境。
(三)崇贤人文荟萃、将星璀璨,是苏区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。
崇贤模范区是全省4个苏区模范区之一。1933年12月27日,在中共江西全省第二次党代会上,中央政治局授予兴国县第一面“我们的模范县”大旗,省委授予兴国“一切力量给予革命战争”奖旗,同时兴国崇贤区和上社区、东固区、武阳区被评为全省模范区。
崇贤人文毓秀,英才辈出。崇贤是我县的将军乡,涌现了李士才、廖鼎林、毛会义、李呈瑞、邹衍等五位开国将军,有革命英烈1519人,他们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。新中国成立后,涌现了毛会义、刘子立、池龙、李士才、李挺、李呈瑞、邹衍、钟平、愈增林、袁光宇、谢象晃、曾广初、曾广珍等13位省军级领导,罗嗣海(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,崇贤村见龙组人)、曾祥运等21位厅师级领导,吴能亿等25位县团级领导,为中国建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江西三杰之一—袁玉冰,是崇贤乡上沔村人,为全市第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,在江西组建了第一个进步团体——鄱阳湖社;1926年谢玉龙在大龙村成立兴国县最早的基层支部——中国共产党大龙支部;红二八师于1934年9月8日在崇贤成功组建;公万兴特委(兴国北部山区公略、万泰、兴国三界)、中共江西省委工作团相继在崇贤乡开展革命斗争。
崇贤乡人杰地灵,红色底蕴深厚。方石岭隘口是兵家必争之地,文天祥抗元之部将巩信与元军激战壮烈牺牲,并葬于此地,巩信墓至今尚存。1931年9月,中央红军第三次反围剿,在此历经13次大小战斗,击败了国民党军,取得了最后的胜利。国民党第五十二师师长韩德勤在此被活捉,红三军军长黄公略同志在此壮烈牺牲。
白石万寿宫建于清同治二年,是兴国县第一个农民协会干部培训班的发祥地,如今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1927年春,红军第七纵队在此召开了第一次党代会,曾炳春、谢云龙、谢象晃等36名学员组成的农民协会,为宣传、开展革命培养了一大批革命骨干分子,1928年5月10日,谢玉龙率红军第七纵队在崇贤发动了兴国县第一个武装暴动——崇贤暴动。
白云山是兴国、吉安、泰和三县的界山,又称三县岽,1931年5月16日,毛泽东、朱德在白云庵内指挥红一方面军在白云山伏击国民党第28师,全歼公秉藩第28师后,趁胜追击、横扫敌人,15天连打五仗,取得了第二次“反围剿”的胜利。
1934年10月,主力红军长征后,曾山曾率部在贺堂、齐分、均竹等山区坚持游击战争,与国民党军浴血奋战。
党政办公室电话:0797-52430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