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阅读
中国历史上,汉字和统一的书面语是重要的凝聚力量,中华民族在今后发展过程中,国家通用语言将发挥更大作用
目前,我国的语言学学科设置需要走出“语文学”阶段,打破“文科”学科界限,实现三方面拓展,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
语言规划应充分考虑当前所面临的一些重要形势,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,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的发展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光大等
语言,一般理解就是说话、写文章、做翻译;但从学理上说,语言是“以言行事”的行为,个人、团体和国家,须臾离不开语言。
哲学家将人类看作“语言动物”。大约7万年前,常被野兽捕食的智人获得了语言,便强大起来,稳居地球食物链的最高端,演化为今天的人类。文字和印刷术的发明,打破时间、空间对口语的限制,改变知识传播的方式与速度,改善人类的记忆习惯与思维方式,推动社会进步。工业化极大地延伸了人类体力,而今人类进入高速移动互联网和语言智能时代,脑力得到延伸,正在建立一个“信息空间”,这将是人类演化史中又一个划时代进步。可以说,人类形成发展的历程,就是获取语言、使用语言、发展语言、创新语言的过程。
语言帮助国家走向世界
对于国家而言,有了共同的语言,特别是有了共同的书面语,才能够政令畅通,并形成共同的文化。秦代“书同文”政策的推行,有利于促进各地在政治和文化上构成一个整体。近100多年来,中国志士仁人致力于规范语言和文字,构建国家通用语言,特别是普通话的推广,帮助国家走向团结与强盛。共同的语言文字还促成建立“共同阅读”,进而建立共同的文化、共同的意志、共同的想象。欧洲现代国家的形成与印刷术是有一定关系的。从东方传到西方的印刷术,凸显了欧洲各种语言之间的差异,不同字母表所形成的书面语构建了不同的“民族想象”“国家想象”。中国历史上,汉字和统一的书面语是重要的凝聚力量,中华民族在今后发展过程中,国家通用语言将发挥更大作用。
语言帮助国家走向世界。改革开放、“一带一路”倡议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正在使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。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需要许多条件,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语言能力。根据世界语言的功能格局,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语言有20多种,我国要获取世界先进知识、参与世界治理,至少需要具备使用这20多种语言的能力。“一带一路”沿线的重要语言、使用人口超过400万的语言、各国的语言及地方上的大语种,整合起来大约有200种,向世界讲好“中国故事”、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需要具备使用这200种左右语言的能力。
除了外语能力,本国语言作为人类公共文化产品的应用十分重要。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正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,应当让自己的语言更加通用,使其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公共文化产品。
拓展语言科学,释放语言能量
为使国家发展得到更多语言助力,必须重视“强语”之策,努力发展中国的语言科学。我国的语言研究有着古老的传统和辉煌的历史,与古希腊、古印度并称为人类语言研究的三大源头。以文字、音韵、训诂为主要内容的“小学”,直到今天仍在发挥作用。近百年来,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,中国的语言学为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,比如:帮助国家制定正确的语言政策;通过语言教育,大量年轻人具有不同程度的“双言双语”能力;使汉语适应数字化时代,进入各种网络媒体;及时推进用计算机处理语言文字,激光照排技术、语言理解、语言—文字自动转换、自动翻译等语言信息技术得到应用;汉语教学已经进入170多个国家,其中有70余国把汉语列入基础教育课程。
目前语言学在国际上呈现新的发展趋势,正在与相关人文科学、社会科学、自然科学、工程技术科学等合作,形成一些交叉学科,解决科学发展的复杂问题和社会出现的各种语言问题。为适应这一形势,很多语言专业直接设立在信息科学学院、脑与认知神经科学学院、医学院等。目前,我国的语言学学科设置需要走出“语文学”阶段,打破“文科”学科界限,实现三方面拓展,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。
第一,在重视语言结构研究的同时,应开展应用研究和话语研究。比如当前正在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,是一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,各地支援湖北医疗队如果听不懂湖北方言,将影响医患沟通。齐鲁医院2月9日编写了《国家援鄂医疗队武汉方言实用手册》等来应急。2月10日,数所高校和相关企业等组建起“战疫语言服务团”,陆续研制出各种版本《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》,通过电话、融媒体、微信、短视频等方式支援医疗队,发挥很好的作用。在“方言通”研制过程中,还缺乏医疗话语研究成果的支撑,这启示我们只重视语言结构研究是不够的,还需要加强领域语言研究、灾难防控语言研究等。
第二,在本土语言研究的基础上,应开展世界语言的研究。全世界约有7000种语言,每种语言都有其语言特点,包含语言使用者创造的文化,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,应纳入我国语言学家的研究视野。专家预测,本世纪末将有90%的语言濒危,保护(或保存)世界语言是国际语言学界的重要课题。北京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近日启动《万国语言志》的编写,分国家描写其语言状况和语言生活状况,描写国际组织的语言政策和语言使用状况,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支持。
第三,还应树立“大语言学”理念,关注其他学科的语言研究,重视学科交叉。学科交叉不能是“单相思”,语言学研究者要有相关学科的知识背景,要找到相关学科的兴奋点。特别是要重视国际语言学新走向,关注人工智能、认知科学等前沿学科的语言学需求。
做好语言规划,助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
语言学的发展已经超出传统的语言学范畴而涉及诸多学科,也已超出学术领域而关系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,因此我们应当做好国家语言规划。语言规划应充分考虑当前所面临的重要形势,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,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的发展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光大等。
国家语言规划主要有三个方面:第一,普通话规划。处理好普通话与汉语方言、民族语言和外语的关系,形成以普通话为主导、各种语言和谐相处的语言格局;努力促进普通话在国内的规范使用,并使其成为更多国际组织使用、更多国家作为主要外语的世界主要语言之一。第二,公民语言能力规划。加强对家庭语言教育、学校语言教育的指导,使公民具有普通话、家乡话、外语等多语言能力。第三,外语能力规划。使国家逐渐具备前述20种和200种的语言能力,并建设好国家语言人才库和语言服务团,满足国家处理海内外事务的语言需求。
总之,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语言规划,提供强大语言能力,助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。
(作者单位:北京语言大学高精尖创新中心)
制图:蔡华伟
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0年02月21日 20 版)
(来源:人民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