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开APP
小贴士
2步打开 媒体云APP
  • 点击右上角“…” 按钮
  • 使用浏览器/Safari打开

集中整治 | 兴国县农业农村局:“三资”出真招 赋能谱新篇

©原创 2024-12-16 11:07  阅读:28009 

今年以来,兴国县聚焦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突出问题,同步统筹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、基层项目建设、农业行政执法等11个项目化集中整治,以全方位开好“药方子”、全覆盖盘好“家底子”、全过程守好“钱袋子”的“三全”举措,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,纵深推进农村集体“三资”集中整治见行见效、走深走实。

全方位开好“药方子”,做到“整”之有向

一是专题部署调度。集中整治开展以来,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,县委、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推动、密集调度,分管领导靠前指挥、具体部署,先后召开8次会议,专题研究部署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监督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。县四套班子领导以上率下,下沉一线调研指导农村集体“三资”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,纵深推进集中整治工作取得实效。同时,县委常委、县纪委书记、县监委主任采取“四不两直”方式,深入乡村督促检查,并通过反馈调研督导问题清单形式,倒逼工作落实。二是专项制定方案。坚持谋定后动,结合县情实际制定三类工作方案,聚焦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七大方面,制定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监督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,指导乡镇集中开展排查整治;围绕“摸清底数、应统尽统、长效监管”工作目标,印发集中整治专项清查工作实施方案,指导乡镇对农村集体“三资”全面摸清查实、记录在册、系统录入;紧盯“清家底、清财务、清合同”行动目标,出台超常规纵深推进“三清”行动工作方案,切实做到行动有力、整治有效。三是专门开展培训。创新培训模式,采取“坐下来”“走出去”相结合方式,坚持“业务培训+座谈交流+现场观摩”三向发力,按照“干什么学什么,缺什么补什么”原则,组织乡镇分管领导、站所负责人、记账员、村报帐员等,围绕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科目设置、账务处理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,积极邀请专家教授现场授课、答疑解惑,并通过召开“三资”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、观看示范乡镇长冈乡的农村集体“三资”整治相关台账等方式找差距、学经验、拓思路,持续“充电”“蓄能”。目前,开展业务培训7次840余人次。

全覆盖盘好“家底子”,做到“查”之有方

一是乡镇自查。按照“乡不漏村、村不漏户、户不漏项、项不漏账”原则,各乡镇成立乡镇工作专班,各村成立清产核资小组,依据扶贫资产数据库、2023年全国清产核资底数、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等,组织人员开展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“地毯式”“拉网式”清查,全面摸清农村集体“三资”存量、结构、分布和使用情况,分类建立台账,有效推进资源不漏管、资产不漏报、资金不漏掉。目前,全县清查登记资产11亿元、新增资源性资产7.62万亩、清收村干部借款582万元。二是审计核查。组建8个农村集体“三资”审计工作小组,审计范围涵盖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农村集体“三资”及相关经济活动,针对50个“资金量大、资产资源多”的重点村聘请第三方审计团队协助开展村级2021年至2023年财务问题专项检查,通过查阅账簿、实地核查、走访调查等多种方式,重点关注村集体财务状况和“三资”管理制度、财务收支、资产资源处置、债权债务、集体资金管理状况以及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等,共审计问题305个,已全部清仓见底,做到资金账目清、资产底数清、资源分布清、债权债务清、使用归属清。三是部门督查。建立边研判、边通报、边指导的三位一体工作调度机制,实行每周对新汇总情况进行深入研判分析,每周对工作落实不到位、问题整改滞后的乡镇进行线上线下有针对性的业务指导,并对工作基础薄弱、问题暴露较多的乡镇,直奔基层、深入实地,通过查看问题台账、翻阅合同文本、对比系统数据、询问村干部等方式,手把手“把脉”、点对点“问诊”,全力推动全县农村集体“三资”集中整治稳步落实。目前,共下发通报6期、工作提示函31份,开展分组业务指导8次。

全过程守好“钱袋子”,做到“治”之有效

一是整改问题治“标”。针对清查出的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突出问题,在原有省市问题整改台账基础上新增“当前整改进展、退回资金”两项问题清单,根据问题清单逐条细化整改措施,逐个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,采取动态管理、台账推进,实行问题整改“销号制”,做到整改一个销号一个。目前,全县共排查村级财务问题166个,追回白条入账、无票据入账、抵顶发票入账等违规款项共计36万元,退回农民建房保证金(押金)609.87万元、补发耕地地力补贴30.64万元、下发公益林和天保林滞留补贴55.98万元、退回特困供养户安葬公墓费用1.14万元。二是落实监管治“本”。坚持线上、线下监管有机结合,积极推广并应用监管平台,县里组织各乡镇从市级“三资”平台转用省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监管平台,将“三资”底数清查成果(资产、资源数据)全部录入平台并完成数据审核,推动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向“数字化、智能化”转型。同时,监管部门指定专人常态化关注平台信息,对系统预警及时干预,并对接乡镇核实信息,确保村集体每一笔资金流动都可追溯、可监督。目前,全县录入资产45.43亿(资产卡片29554个)、资源446.15万亩(资源卡片25452个),让每一个资产、资源都有自己的专属编码“身份证”。三是建立机制治“根”。坚持“当下改”与“长久立”相结合,县里结合实际制定并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的实施细则》《关于加强村办食堂规范管理实施细则》等一系列制度,建立健全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长效机制,逐步实现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化、合同管理规范化、资产资源经营透明化、审计监督常态化。如: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方面,重大财务事项决策需参照执行“四议两公开”机制,并报上级审核备案;财务开支审批严格执行联审联签,依照生产性、非生产性分类严格审批权限,切实提升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监管水平。

来源:赣州三农

编辑:谢莉莎   彭仕映   校对:敖雯菲

审核:张月华   何承健

监制:谢华容

总监制:魏凡翔

525
相关阅读
template 'mobile_v5/common/wake'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
来说两句吧...
已有0人参与,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
加载中。。。。
表情